百色起义革命故事 |
|
|
|
|
|
【来源: 】【字号 :大 小】【打印】【关闭】【发布时间:2011-02-11 02:02】【浏览: 7160 】 |
滔滔右江,见证了上世纪20年代末期的一场“光照千秋”的伟大革命。千万右江儿女的心中,矗立着一座不朽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百色起义”中无数中国共产党员凭着崇高的理想信念,用对党的无限忠诚,用对人民的无比热爱,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牺牲精神铸就的。
在红七军队伍中,党的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在群众当中树立了党的崇高威望。
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向来严于律己。一次,他偶然了解到,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干革命的弟弟张逸秋在理财上存在错误。他回到军部立即召开会议,责成张逸秋做出深刻检讨。他还对同志们说:“张逸秋违反了党的纪律,有缺点错误,大家要坚决给予揭发、批评。否则,发展下去,就会给革命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尤其他是我的弟弟,会造成很坏的影响。”会后,张云逸撤销了张逸秋经理处长的职务并调离军部。为这事,张云逸对弟弟进行多次教育。张逸秋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在后来的战斗生涯中,他成长为忠诚的革命战士,为了党的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
在对待公与私的取舍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情操。右江赤卫军总指挥黄治峰,在进行土地革命试点工作时,坚持给自家分最差的土地,把好的土地让给其他贫苦农民。红七军主力北上时,他回家乡提取放在他家里的红七军经费一一黄金3斤12两、光洋17箱。堂兄考虑到他远离家乡,家里生活有困难,劝他留下一些钱养家糊口。黄治峰听后严肃地说:“你知道这是什么钱吗?这是红军的军饷,一个铜板也不能动!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你知道部队有多困难吗?家里的困难,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最后他把军饷全部提走,一个铜板都没留下。但是,他留下了一支枪,要求堂兄和家人坚持斗争。
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而他们也同样是血肉之躯。共产党人的爱情,又是那样的深厚而崇高!
杨金梅是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雷经天的妻子。红七军北上时,党组织安排她留在东兰工作。她很不情愿和丈夫分开,雷经天为妻子轻轻地抹去脸上的泪痕,严肃地说:“我们是共产党员。党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要到哪里去,这是绝对不能讨价还价的。”杨金梅眼泪又流了下来,说:“从个人的感情来说,我当然希望时刻在你身边。可是,革命利益高于一切。我也是党员,你放心,只要我不死,我等你回来。”他们深深地相爱着,但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毅然作出选择。雷经天同志曾犯过错误,受到党组织的严厉处分,也蒙受许多冤屈,被同志们误解,但是,从百色到江西.,从江西到延安,从延安到解放全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追求终生不渝。在他身上体现了共产党人勇于正视错误、改正错误的坦荡襟怀和崇高品质。杨金梅同志也曾因财务管理不善,受到组织严格的审查、批评。后来,她在右江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中受伤被捕,英勇就义,以生命实践了对党的忠诚。
亲情难舍,乡情难割。舍亲情,割乡情的又何止雷经天、杨金梅夫妇呢?
1930年,韦家独生女儿阿荣不顾亲戚朋友们的纷纷劝说,参加红军北上。她对朝夕相处的女伴们说:“姐妹们,我们分手了。我走以后,你们要在家乡积极参加革命,坚持斗争,革命会成功的!”她劝慰难分难舍的妈妈说:“妈妈,别难过,女儿离开家是暂时的。等打完土豪劣绅,打倒了军阀,等到革命胜利,我就会回来的。”从那天起,她的爸爸、妈妈每天都在村头的大榕树下朝北方翘望,期待着女儿早日归来。可是,韦荣却一去不再回来。1935年,她牺牲在长征途中。她花季的生命长留在草地的沼泽里,也许她还带着革命胜利后再回家乡孝顺父母的梦想。她的在天之灵,是不是也会看到满头花发的父母渴望的泪眼呢?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共产党员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李谦是红七军中英勇善战的骁将。1931年2月初,一场激战打响了。李谦率领五十八团一营在遭家坪岭上痛击敌军。不料情报有误,敌军来的不是一个团,而是四个团。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势,他沉着应战,打退了敌人的七次进攻。在回击敌人第八次进攻的时候,他挥舞大刀,与敌人展开英勇的搏斗……正在部队撤退的时候,飞弹袭来,他腹部的鲜血喷涌而出,随之,肠子流出体外。他对赶来搀扶的警卫员大吼一声:“别管我!快冲出去!”他一直没倒下去,坚持掩护大部队冲出重围。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犹如硝烟中熊熊燃烧的火炬。他用22岁的年轻生命,书写了人生最壮烈的一页!
恩隆县委书记滕德甫同志一家6口都为革命捐躯。1930年,红七军北上转移后,敌人对右江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围剿”,一天,为了掩护红军赤卫队家属转移,他率领农军在吓哈村与数倍于我的敌人开展了一场殊死的激战。他知道,村子里有许多红军家属,一旦敌人侵入村里,后果不堪设想!敌人凭借优势兵力,发起了一次又一次冲锋,形势十分危急,但还有一些年老体弱的乡亲没有来得及撤出村子。敌人又一次扑了上来,一位战士扯着他说:“书记,我们的子弹快打完了,快撤吧!”他一把摔开手,说:“不!只要还有一个老乡没撤出去,我就不能先撤!”这时,一颗子弹飞来,他倒下了,但他那双通红的眼睛仍死死地盯住蜂拥而至的敌人。战士们抬着他冲出了包围圈,才发现他已经牺牲了,同志们流着泪告慰他“乡亲们都安全转移了”,并轻轻地抚摩着他的眼帘,合上了他的双眼。那年,他刚满30岁。
国内干戈何时休,
英雄壮士最为愁。
为民服务何时止,
革命未成莫罢休。
这是陆映南烈士“刻门留芳挂千秋”的“门上诗”。他身陷囹圄,被敌人严刑拷打。尽管皮开肉绽,疼痛难忍,但他总是咬紧牙关,宁死不屈。无可奈何而又凶残的敌人杀害了他。诗以言志,诗以寄情。生前,他把自己对党的一片忠诚写在监狱的门上。短短的诗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淋漓尽致地表明了一个共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心系未竟的革命事业,心系人民大众的利益的高尚情操。
虽然时过境迁,但岁月会铭记,历史会铭记,在人民心中那座不朽的丰碑上永远刻录着他们的名字。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留下名字,但是,无论是在昨天,今天,还是明天,右江儿女不会忘记,他们是共产党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