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百色起义、百色公园、百色起义公园、百色旅游、百色景区 百色起义纪念园介绍 设为首页 | 我要举报 | 在线咨询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景区景点 旅游指南 红色文化 民俗风情 群众路线 购物商城 勤廉榜样
旅游札记 展馆展览 魅力百色 档案史料 教育活动 视频展区 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 服务指南
 
红色景区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载入中…
站内搜索
 
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最新展览
更多...
小平厅-百色起
邓小平同志15岁投入大潮流,即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
功臣厅-百色起义
在百色起义、创建和坚持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艰难岁
·小平厅-百色起义纪念馆
·功臣厅-百色起义纪念馆
·英烈厅-百色起义纪念馆
·百色起义厅-百色起义纪念馆
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红色文化 > 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讲解词给百院(12篇)
【来源: 】【字号 : 】【打印】【关闭】【发布时间:2017-12-28 10:00】【浏览: 11849 】

序厅

 

192912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动领导了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及右江革命根据地。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和先烈,弘扬百色起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共百色市委于1999年修建了百色起义纪念馆,江泽民亲自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纪念馆分为序厅、起义厅、英烈厅、功臣厅和小平厅五个部分,展示内容很丰富。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序厅,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组红砂石雕塑题名为《千秋伟业》,它生动再现了当年百色起义的雄壮场面,站在正中最高点的这位就是百色起义的核心领导者邓小平,他是红七军前委书记;往邓小平右手边依次是: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红七军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右江苏维埃政府主席雷经天。往左依次是:红七军总指挥李明瑞;广西早期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和一位红军干部代表。《千秋伟业》与大厅两侧《右江义举》《百色火炬》两幅壁画组合在一起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中国共产党是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人民军队是中坚力量,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取得胜利的基础。

百色起义的英雄们用鲜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指引我们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夺取新的胜利!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大家请看,示意图上方的这块红色区域是百色起义后建立起来的右江革命根据地,而示意图下方的这块红色区域则是龙州起义建立起来的左江革命根据地,这两次起义都是邓小平所领导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后,面积达到了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150万左右,涉及左江、右江及红水河流域有27个县,是土地革命时期全国最大、最受瞩目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请大家往上方看,位于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县,就是我们广西农民运动的起源地,也就是韦拔群故乡。

大家知道如何来分辨左江和右江吗,请看这里,这里是南宁,以南宁为基准点,面向西面,也就是面向百色方向,南宁以左的这条江就称为左江,南宁以右的这条江则称为右江,左右两江在南宁汇合后形成了邕江,最后流入西江,属于珠江水系。当年邓小平就是从南宁乘船来到百色的,那时他化名为邓斌,25岁。

百色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位于云南、贵州、广西三省交界,而且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所以这也是邓小平选择在百色发动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帝岩农讲所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处场景,再现的是当年韦拔群创办的广西最早的农民运动讲习所。韦拔群是广西农民运动的领袖,他为了更好地领导右江地区的农民运动,1925年初,前往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学习革命理论。同年4月份学成归来后,在他的家乡东兰县武篆区北帝岩开办了右江地区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农讲所设置的课程都是韦拔群依照广州农讲所的课程再结合右江地区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有中国革命史、经济常识、革命歌曲等等,很丰富。这一届农讲所培养了来自东兰、凤山、百色等县的276名农民运动骨干,从而带动了整个右江地区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大家请看,农讲所所在的这个北帝岩非常巨大,洞内宽敞明亮,干燥平坦,可容纳上万人。因为农讲所传播的是马列主义思想,所以后来北帝岩也被称为列宁岩。1963年,北帝岩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叶剑英为农讲所题写址名为: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统战工作

 

现在大家看到这个场景,再现了当年邓小平来到广西后,对主政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两人做统战工作的情景。站在中间的这位就是邓小平。19297月,他受中央的指示来到广西开展革命工作时才25岁,化名为邓斌。当时邓小平刚刚从国外留学归来,所以大家看到他当时穿着一身帅气的西装。在邓小平左手边这位是俞作柏,右边这位是李明瑞。

19293月,蒋桂战争暴发,桂系失败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正式任命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为广西各部队编遣特派员。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后,想借助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要求我党派干部到他们的军政机关工作。中共中央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派邓小平为中共中央代表,到广西做他们的统战工作,并领导广西党的全盘工作。

就这样,邓小平来到了我们广西南宁。他成功执行了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对俞作柏、李明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并领导广西党组织以“士兵运动”为重点,积极在桂军中开展工作,很快掌握了广西警备第四、第五大队及教导总队数千人的队伍,为百色起义储备了重要的军事力量,开创了广西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红七军诞生

 

邓小平从南宁来到百色后,快速布署并领导了百色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到了19291211日,正值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百色起义胜利成功了。那天上午8点,驻百色的起义部队,身穿新军服,颈上系着红领带,军帽换上了红五星,精神抖擞,整整齐齐地在百色起义的指挥部粤东会馆门前列队,举行升旗仪式。张云逸庄严宣告红七军成立,一面绣着金黄色的斧头镰刀图案,写有“中国红军第七军”番号的鲜艳红旗徐徐升起。同日上午在百色城东门广场还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有工人、农民、士兵、群众数千人参加,大会举行了献军旗、献印章仪式,宣布百色起义取得胜利,中国红军第七军诞生,人们激动地挥动彩旗,敲锣打鼓,向红军致敬,百色城呈现一派喜庆和勃勃生机的景象。

同一天,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顺利召开,选举产生了右江苏维埃政权。百色起义的胜利,红七军的诞生,右江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了。

这幅油画再现了中国红军第七军诞生时宏大、庄严、热烈的历史画面。

 

 

 

巴遮乡苏维埃政府旗

这是一面历经沧桑的旗帜,它是用手工纺制的棉布染成红色制作而成,在它的右边用布纵向绣着“巴遮乡苏维埃政府”字样,是东兰县巴遮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韦秀邦制作的。这面旗帜曾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在根据地苏维埃政府部门前飘扬,做为战斗的旗帜在根据地各场战斗及各种建设中留下了它那鲜艳的身影。

1930年底,红七军主力奉中央指示北上,他们离开根据地后,根据地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围剿”,根据地的军民损伤很严重。在艰苦卓绝的斗争期间,为了能够保留住这面旗帜,韦秀邦冒着生命危险将它缝进了被子里,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一次次搜查。后来,韦秀邦将这面旗帜转交给侄儿韦福寿保管。直到1961年,韦福寿将这面珍贵的旗帜捐献给纪念馆。

如今,80多年过去了,望着眼前这面布满沧桑的旗帜,不禁让人的思绪又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中,在热火朝天的根据地建设中,鲜艳夺目的旗帜犹如不熄的火种点燃根据地乡亲的革命热情,指引右江各族儿女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土地革命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场景,展示的是1930年,邓小平在我们右江根据地向乡亲们宣传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政策的情景。

在旧社会,右江地区长期处于落后、贫穷的状态,农民伯伯们每天都要帮地主做很多很苦很累的活,却没有自己的一分土地,吃不饱穿不暖。因此,穷苦人民都希望能打倒欺压老百姓的土豪地主,分得到属于农民自己的土地。百色起义胜利后,邓小平就在右江地区开展了这项工作。右江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土地革命法规和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向劳苦大众分配土地。当时有一种经营土地的方式叫“分耕”,也就是分田到户,很受群众欢迎,后面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土地回到了农民的手里,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大家都喜气洋洋,生产热情非常高,每天早出晚归,精耕细作;邓小平和其他红军领导人还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通过这场土地革命,农民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越来越多的乡亲们,更加热爱共产党,热爱红军,他们都踊跃参加红军,投入到革命洪流当中,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许多贡献。

 

 

 

右江日报

 

《右江日报》是192911月初在百色创办的。同年1211日,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人成功发动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及右江革命根据地。《右江日报》成为红七军前委机关报,这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份在发动革命武装起义前就创办的报纸。

当时的《右江日报》规格设置为八开两版,内容相当丰富,开设有社论、评论,以及用来报道国内外和根据地消息的专电,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资本家、地主豪绅压榨工农群众的罪行,为工农武装割据大造舆论。

可以说,《右江日报》为百色起义的胜利成功,为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权的创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可惜的是,革命战争时期的《右江日报》没能很好地保存下来。我们现在能看到只有19291218日出版的这一张了。

如今的《右江日报》已经走过了80多个春秋,她从红七军的机关报,演变成了今天中共百色市委的机关报,充分发挥了党的喉舌作用,全面促进了百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红七军北上

 

百色起义后,193011月,红七军奉中央指示离开根据地北上。当时的部队整编为192021三个师,全军有7000人。部队的任务是去攻打柳州、桂林和广州这些城市;不过部队三个师当中留下了一个师在根据地坚持斗争,就是21师。红七军在经过四把、长安、武冈几个战斗后,损失非常严重。19311月,前委在桂林全州的关帝庙召开了会议,会议总结了远离根据地孤军作战的经验教训,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的计划,转到江西汇合毛主席的中央红军。后来,一路上红七军又经过了多次艰苦战斗,直到1931722日,红七军终于到达了江西省于都县,部队与中央红军胜利汇师,以后就编入了红三军团,正式成为中央红军的一部分,那时红七军兵力已经只有2000人了。

红七军从广西出发,经过9个月的长途跋涉,经过5个省7000里的征战,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胜利汇合中央红军,这一次“小长征”充分证明红七军是一支钢铁练就的队伍。

 

 

 

 

 

恒里岩惨案

 

红七军主力离开后,敌人对右江根据地进行了疯狂“围剿”,数以万计的群众被杀害,许多村庄被烧毁。1931年初,凤山县苏维埃政府机关、红军一个连和恒里乡的村民大约1000人,撤退到了地势险峻的恒里岩,与敌人进行了长达8个多月的艰苦斗争。

战斗一开始,敌人就用迫击炮猛烈轰击,用重机枪疯狂扫射。红军战士和乡亲们视死如归,他们的武器不多,就用石头、木棒和一切能利用的东西,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最后敌人只能对恒里岩长期围困,洞内缺水缺粮缺药,条件非常恶劣,红军和乡亲们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后来,丧心病狂的敌人搬来几万担柴草堆在恒里岩洞口,中间还掺着几十担红辣椒,就这样放火燃烧。大火整整烧了七天七夜,恒里岩内的红军和乡亲们很多都被熏死了。坚持了8个多月的恒里岩,最终还是被敌人攻破了,但留在洞里的英雄们宁死不屈,跟敌人搏斗到最后一刻。

在这次长达8个多月的惨烈的恒里岩战斗中,共有370多名红军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处场景,再现了当年的战斗情景,红军和乡亲们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甘孟英魂

这是一个和狼牙山五壮士勇跳悬崖一样英勇悲壮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们广西的右江地区。

那是1932年,也就是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以后。那时,红七军已经离开右江根据地了,根据地受到敌人疯狂的“围剿”。当时在巴暮地区的红军只有大概300人,可是敌人很多,有5000多人。后来,红军为了保存实力,让一部分人突出重围,留下80人退到甘孟山阻击敌人。

这是一场很惨烈的战斗,打了三天三夜。在敌人的炮火下,红军的伤亡很大,战士们有的被炸飞了胳膊,有的被炸断了腿。但他们沉着应战,利用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当战斗打到第三天的时候,原来有80人的红军队伍只剩下16人了,而且都是伤员,其中还有一名女红军叫蓝彩娥,只有26岁。当时,红军已经弹尽粮绝了,也没有任何退路。16个人很快下定了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天亮时,敌人攻上山来了,他们把红军战士们团团围住。这时红军营长蓝志仁趁敌人不备,一个箭步冲上去,抱住一个敌兵,跳下悬崖。战士们一个一个的冲了上去,拽住敌人一同往下跳,女红军蓝彩娥也冲上去了……

就这样,十六名英勇的红军战士以他们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百色起义英烈榜

 

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动领导的百色起义,以及后来长期的革命斗争当中,数以万计的右江儿女,用自已的鲜血乃至生命,去实践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神圣使命。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英烈榜,刻录的就是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付出生命的烈士们的名字。而这大约5000位烈士名单,并不是全部,还有许许多多的烈士,他们并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就连名字也找不到了。这不单单是名字啊,这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也曾经像我们一样,年轻朝气,有理想有追求。但面对国家有难,民族危亡时,他们毅然放弃了自已的一切,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他们的精神是崇高的,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他们的英名是永恒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百折不挠,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团结奋斗。”这就是革命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百色起义精神。就让我们一起把百色起义精神好好地发扬光大吧,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努力奋斗,让自已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以此来继承先辈们的遗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百色起义纪念园 (2011-2012)
地址:广西百色市城东路114号 联系电话:2833177 邮编:533000
桂ICP备11000395号 网警备案号:45260102000171 技术支持:百色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