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勤劳智慧的百色各族人民,创造了自己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
铜鼓 铜鼓是百色市少数民族悠久、发达的文化艺术的最早见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壮锦 壮锦最初产于靖西县,历史悠久,始于唐宋,到了清朝,遍及各县壮族地区。壮锦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图案别致,色彩绚丽,结实耐用。已经成为颇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艺品誉满海内外。
山歌 壮族歌又称为“壮欢”,内容广泛,历史、地理、天文、农事、民俗、爱情等方面,无所不及。格体为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也有二句式、三句式或自由体的。曲调因地区各异而有所不同,或委婉深沉,或悠扬嘹亮,各具特色。在表现方式上,多运用比喻、夸张、重叠、回环等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喻生动,说理形象,富于感染力。
民族舞蹈 百色市的少数民族人民素以能歌善舞著称,民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著名的有壮族的绣球舞、狮子舞、捞虾舞、扁担舞、瑶族的铜鼓舞,苗族的芦笙舞等,多见于节日喜庆和祭祀活动。百色市右江民歌舞团以这些民间舞蹈素材,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舞蹈节目,曾多次参加全区、全国会演并获得奖励。1986年8月,右江民族歌舞团出访伊拉克并参加塞浦路斯、土耳其两国四市国际艺术节和国际民间舞蹈节,一路演出40多场,所到之处,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戏剧 流传在百色市的戏曲剧种有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唱灯剧、彩调剧、邕剧、粤剧和师公剧等七个。其中,北路壮剧和南路壮剧是产生于百色本地的特有的少数民族剧种;唱灯剧是流传于乐业、凌云、田林一些汉族聚居的山乡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其余都是清末、民国初年先后从外地区传入百色的外地汉族剧种,同样为当地各族人民所接受和喜爱。而其中壮剧又是最盛行的一种,是我国民族文艺之宫里的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深深植根于壮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综合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杂耍技艺之精华,土生土长,自成一家,具有浓郁、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少数民族体育活动 百色市各族人民,都有各自喜好的民间传统体活动。如盛行于百色市各县(区)的舞狮舞龙;盛行于右江沿岸各县,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的赛龙舟;盛行于靖西、德保的壮族传统体育活动抛绣球;盛行于田阳县坡洪、古美一带,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的抢花炮 ;苗族传统体育项目,流行于隆林县,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的爬坡竿 ;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流传于隆林一带,每逢春节或秋后举行的打磨秋;居住在高山地区的壮族青少年喜欢聚在一起玩的打陀螺等等。这些传统项目,都具有浓烈的独特的民族特色,自古流传至今,常举不衰。
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长期居住在百色市的壮、瑶、苗、彝、仡佬、回等少数民族,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他们与区内外的汉族人民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致使他们的衣、食、住、行也随之发生变化,但仍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各自民族的不同特点。
壮族村庄多座落于山脚平地,依山傍水,田畴开阔。瑶、苗、彝、仡佬族多聚居在山上靠近泉水的地方,竹木掩映,风景秀丽。回族则大部分在百色镇聚巷而居。山区少数民族的住房大多保留“干栏式民房”的特色,俗称“干栏建筑”。房屋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存放物品,关养禽畜。整个屋架结构稳固,设计巧妙,建造时极少用或不用铁钉,体现少数民族房筑工艺的特点。
随着交通、商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衣着已逐步发生变化,与汉族没有多大差别,自已种棉、纺织、缝制衣服已较少见,但居住在偏僻山区的少数民族老人、妇女仍保持较多的传统服饰特点。如壮族男性多穿唐装,老人有束腰带、扎头巾习惯,妇女则扎花头巾、围腰、披肩、戴手镯、穿绣花鞋。居住在隆林沙梨乡的一些壮族妇女,还保留古老的民族服饰,椎髻包头,戴耳环、项圈,穿短衣、长裤、短裙。苗族男子包头巾,穿对襟的上衣、唐装长裤,妇女穿短衣长裙,少女反多层彩巾叠戴在头上以示未婚。瑶族妇女的服装分为便装和盛装两种,平时穿便装,便于灶头、田间劳动;节日或外出穿盛装,衣裙绣满花饰,佩带各种银饰,显得珠光宝气。彝族男子一般穿唐装,多为白色、黑色、深蓝色,妇女包头帕,衣开襟,裤平膝盖,裹绑腿。瑶、苗、彝族妇女都喜欢佩带银饰,有耳环、项圈、项链、手镯、头钗、戒指、顶针、银牌等。
百色市山美、水美、人更美。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际活动中,各少数民族不断发扬传统美德,形成各自的礼俗。主要表现为:忠诚朴实,刻苦耐劳,和睦友善,尊老爱幼,豪爽大方,待客热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家有事,百家相帮”。建房或红白大事,主动带上粮食酒肉上门帮忙;农忙时节互相帮工换工,无偿为鳏寡孤独和困难户耕耘收割。壮、瑶、苗等民族均有“打草标”的习惯。无论是开了的荒地、砍好的柴草或是其他堆放在野外的物件,只要在上面插个树枝、打个草结作为标记,便表明这东西已有主人,别人决不会侵占。瑶、苗等少数民族打猎,除猎物的头奖给击中者外,其余平均分配,见者有份。各族男女还有“结同年”、“打老庚”的习俗。
各少数民族均实行一夫一妻制。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姑舅表婚”、“扁担亲”(即两家换亲),壮族的婚后“不落夫家”(直到生小孩才落夫家)等落后婚俗,已经废除。招郎入赘受人尊敬,寡妇再嫁不受歧视,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择偶越来越普遍。各族的婚礼都保留各自的特点,如彝族结婚之日,新娘不论居住离夫家多远,都用美酒敬送亲人,三朝后回门。
各少数民族的丧俗大同小异。各少数民族均实行土葬。壮族有“捡骨二次葬”的习俗,即人死入棺埋葬若干年后,将遗骨拣出,放入瓮内再葬。苗、彝、仡佬族办丧事时,盛行“杀牛祭祖帮丧”的习俗,葬仪隆重。回族丧俗则多以白布裹尸埋葬。各族群众都有自带吃用物品上门帮丧的习惯。
除了与汉族一样过春节、端午、中元、中秋等传统民族节日外,各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最为盛行的是瑶族“盘王节”、苗族“跳坡节”、彝族“跳弓节”和仡佬族的“拜树节”等。